Home / News / Details
跑道即舞台!看TA如何超越自我,跑出人生高光时刻!
Date:25/04/2025 Article:王楚希、俞梦悦 Photo:受访者提供
“”

ZJUI2022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
杨徐浩

 


迈步即超越,奔跑与世同行

 

大一时的一次骑行体验,为杨徐浩打开了体育世界的新大门。这个原本只是“活动筋骨”的偶然尝试,却让他在飞驰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耐力运动的喜爱。加入浙大骑行社后,他便真正踏入了竞技体育的浩瀚天地:频繁的集体训练和赛事参与不仅锤炼了他的体能,更点燃了他对竞技体育的热情。“那种突破极限的快感,还有和队友一起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竞技体育的魅力——那不仅是突破体能边界的酣畅,更是团队间无需言说的信赖与扶持。”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份在车轮转动中迸发的热血,很快便在田径场上得到了更为极致的释放。

 

 在朋友的热情邀约下,杨徐浩首次尝试跑步竞技——他报名参加了浙江大学环紫金港“舒鸿杯”师生接力赛。这是他大学阶段参与的首场正式跑步赛事,当最后一棒交接时,队友掌心的温度和场外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让他在冲线瞬间真切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与突破极限的畅快。这份初体验如星火般点燃了他对跑步的热爱。  

 

“”

▲ 杨徐浩参与浙江大学校运会4×400米接力并获得铜牌

 

此后,他不再满足于随性奔跑。“从那以后,我开始从跟跑新手到主动研究训练计划,系统研读运动专业知识,向校队教练请教动作规范,注重训练的科学性和质量。”这种对科学训练的执着,让每一次挥汗都更有分量。日复一日的汗水换来了可喜的回报——2023年,他先后斩获浙江大学校运会4×400米接力铜牌和海宁国际校区“潮涌国际”师生运动会男子800米银牌。这些奖牌不仅见证了他的成长,更让他真切体会到竞技体育中“更快更强”信念迸发的独特魅力。

 

“”

▲ 杨徐浩参加NIRCA全美大学俱乐部田径锦标赛

 

2024年秋季,杨徐浩赴UIUC交流学习。令他惊喜的是,跑步竟成为了他打破文化隔阂的“金钥匙”。初到UIUC,他便加入了伊利诺伊田径俱乐部(Illinois Track and Field Club),沉浸式体验美式体育训练体系。“每天下午四点,我们都会在校内集合进行Easy Run或越野跑训练。俱乐部里,不同肤色的队员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印记相遇,却在同样的喘息声中彼此鼓劲,在拉伸时的默契配合里分享技巧。”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队友们共同训练、并肩奔跑,不仅提升了他的竞技水平和对美国校园体育文化的了解,更让他明白了跑步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了连接世界的共同语言。

 

自今年3月起,杨徐浩便活跃于多场室内田径赛事,与周边州高校的俱乐部选手同台竞技,积累实战经验。四月初,他与队友踏上长达数小时的车程,奔赴弗吉尼亚里奇满,挑战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Running Club Association (NIRCA)全美大学俱乐部田径锦标赛。这场汇聚全美各地高校精英的赛事中,杨徐浩所在团队凭借默契配合与坚韧毅力,一举闯入团体三甲;他个人更在1500米项目中突破极限,刷新个人最佳纪录。

 

 “每一次站上跑道,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杨徐浩感慨道,“在这里,我不仅通过系统训练强健体魄,更沉浸式体验到美国大学体育文化中对拼搏精神的推崇。赛场上的并肩作战、赛后的经验分享,让我结识了来自不同背景却同样热爱田径的伙伴。田径不仅为我的异国求学时光增添亮色,更成为我跨越文化藩篱、观察多元社会的独特窗口。”

 

 

启程即成长,学习需要努力与坚持

 

这种在赛道上追求更快、更强的执着,同样推动着杨徐浩在学习道路上前行。初入ZJUI,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的较大转变,杨徐浩一度感到无所适从。在老师的悉心引导和同学的陪伴下,他逐渐领悟到,青春是与挑战相伴的,勇敢迈出第一步便是成长的开始。“学习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的修行,我始终相信,只要保持努力与坚持,知识自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秉持这样的信念,他穿梭于图书馆与实验室之间,在适应与探索中,不仅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更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让每一份理论知识都转化为扎实的成长基石。“在ZJUI的学习经历对我影响非常大,让我提前适应了全英文教学和国际化教学模式,也帮助我建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让我在专业学习和海外交流中更加从容。”杨徐浩十分感慨。“同时,ZJUI学科高度交叉的特色亦使得我在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在学术探索之余,杨徐浩积极投身各类竞赛,以无畏的勇气突破自我设限。在浙江大学第五届大学生混凝土龙舟赛中,他带领2022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谢致安、方硕涵、陈智超,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张潼宁,组建“SENNA”团队。在ZJUI副教授崔佳欢的悉心指导下,这支队伍凭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协作,一举斩获直线往返竞速赛和曲线障碍行驶赛的双料冠军。乘胜追击,他们又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大学生混凝土龙舟邀请赛(ICDBC2024)中,以出色表现荣获三等奖。

 

“”

▲ 杨徐浩团队在浙江大学第五届大学生混凝土龙舟赛中获得冠军

 

这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同样体现在他对机器人技术的探索中。一个普通的机器人模型,在他和队友的巧思改造下,便能蜕变为赛场上无往不胜的“战神”。大二时,杨徐浩担任了ZJUI RoboMaster社团机械组组长,所在团队在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上海站)中斩获三等奖。“担任RoboMaster机械组组长,是我接触工程实践的重要一环。”杨徐浩坦言,“比赛不仅教会我们团队协作、结构设计与电控配合,更全方位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备赛阶段,他与队员们扎根实验室,常常奋战至凌晨。调试、优化、突破,周而复始的坚持背后,是对完美的执着追求。“我们曾体验过胜利的狂喜,也因细微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面对强敌时的焦灼、彻夜调试的执着,至今历历在目。”杨徐浩回忆道,每一次失败与成功,都化作他成长路上的珍贵印记,诠释着工程实践的热爱与坚持。

 

“”

▲ 杨徐浩和团队一起参加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上海站)

 

杨徐浩深知,大学不仅是汲取知识的宝地,更是淬炼综合能力、拓宽人生视野的成长舞台。在这片广阔天地中,他同时肩负起多重角色:作为ZJUI品牌宣传中心副主任,他以专业视角为品牌形象赋能;担任ME2201班宣传委员,他用创意为班级文化注入活力;作为创新实验室学生助理,他深入探索3D打印技术。这些不同身份的历练,见证着他全方位的成长与蜕变。作为ZJUI品牌宣传中心副主任,他始终以敏锐的镜头视角定格每一个精彩瞬间,让光影交织的画面诉说着独属于ZJUI的动人篇章。在他的带领下,品宣团队创意频出,先后策划并推出了致敬女性力量的“三八特辑”、传递青春正能量的“能量加油站”,以及展现校园魅力的“光影计划”等系列主题推文,以多元视角展现ZJUI的独特风采,为品牌宣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温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