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总览
概况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完善培养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 区联合学院成立研究生教育教学。 委员会是对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咨询、 审议、决策、监督和指导的专家组织机构。(委员会成员顺序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成员
李德纮
李德纮,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支持专家,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学院院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新加坡工程院执行委员会委员、交通学部主任。于2021年加入浙江大学之前,李院士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暨环境工程学系终身长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务委员。他于2002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TR35”,名列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以及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根据谷歌学术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李德纮院士在海事运输领域排名第一,港口物流、公共交通、城市出行等领域排名第三,交通政策领域排名第五。李院士的研究集中于智慧港航物流系统,海事运输系统,城市出行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交通规划与政策等。在大型集装箱港物流作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高通达自主交通系统、高信度交通仿真等领域做出了高质量的学术贡献。作为全职在华工作的外国院士,李德纮院士在2019年10月于北京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

研究方向:
港口物流,海事运输,城市出行,公共交通,交通政策
马皓
马皓教授是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副院长。他分别于1991年、1994年、1997年从浙江大学获得电气工程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浙江省科协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2013-2017)。IEEE工业电子学会执委会委员(2014-2015)。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直流电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专著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21世纪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省、市、企业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电力电子先进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新型高效功率变换拓扑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网络控制技术、逆变器无线并联技术、电能非接触传输技术、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技术等。
王宏伟
王宏伟博士,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特聘专家。担任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总会副秘书长、电子信息分会副会长,英国高等教育院Fellow以及IEEE等多个学术组织资深会员/委员,担任国际期刊IET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副主编、Journal of 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以及IEEE CSCWD、IEEE ICEBE等多个高水平国际会议分论坛主席。曾为国际会议做主旨报告两次,获得四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加入浙江大学前,王教授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工学院任职永久职位副教授并独立领导研究团队。他分别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其研究兴趣是人工智能(AI)与基于知识的系统(KBS)应用于复杂系统设计、分析、制造和维护,近年来主要聚焦工业知识图谱构建、基于知识的决策与推理、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多模态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PSRC等中英大型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业系统软件的研发,涉及能源、汽车、航天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目前和中国航天、中国核电、吉利等大型企业建立项目合作,曾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奖”等重要科研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 on Services Computing、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 on SMC: Systems、Energy、Neurocomputing、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等一区、二区期刊以及CCF A类会议期刊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本,申请发明专利12项。

研究方向:工业知识图谱,智能推理与决策,多模态学习,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
陈文超
个人介绍:
陈文超博士目前是浙江大学ZJU-UIUC联合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多物理计算方法及其在微纳米电子器件和三维集成电路中的应用。陈博士于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他已发表20余篇期刊论文,含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以及IEEE论文等;合著专著1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曾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IEEE MTT-S IMWS2016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是国际会议IEEE MTT-S IMWS 2016, IEEE EDAPS 2017技术程序委员会成员;是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IEEE Electron Device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等知名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三维集成电路电磁多物理建模仿真方法研究与应用,新材料、新结构微纳半导体电子器件, 纳米电子学及应用
陈颖
研究生教育教学办公室主任,负责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等。
刁瑞盛
个人介绍:刁瑞盛教授本科(2004)、硕士(2006)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导师:徐政教授,IEEE Fellow),博士(2009)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导师:Vijay Vittal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长期从事电网高精度仿真建模分析、高性能计算、优化控制策略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研究工作。刁教授于2009.7-2018.5任职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先进电网分析部门负责人(经费规模:200-300万美元/年);2018.5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国研究院,担任电力人工智能研发负责人和部门行政副主管。他牵头并参与美国能源部、北美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30多个(科研总经费约$3000万美元),共发表三大检索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近100篇,参与撰写1本英文书籍,申请发明专利19项(包括美国发明专利申请13项,其中2项已授权),并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刁教授是美国R&D杂志颁发的2018年全球百大科技创新奖得主(R&D 100 Awards,2018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软件/服务新技术),其研究团队所攥写的科技论文曾连续三年获得IEEE PES General Meeting最优论文奖。曾获2019年全球电力人工智能竞赛(L2RPN)冠军、MPCE杂志最优论文奖,并5次获得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杰出贡献奖。他是IEEE高级会员、美国华盛顿州注册专业电气工程师(PE)、美国能源部和美国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特约评审专家、多个顶级国际电力系统期刊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IEEE Access, IET Genera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odelling)。刁教授团队所研发的一系列科技产品原型已被商业化,并在多家北美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大规模使用。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电网建模仿真分析;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调度与控制
胡欢
个人介绍:
他在中国清华大学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大学与William P. King教授合作5年并获得博士学位。他还曾在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为期两年。他的研究集中在纳米技术、数字制造、芯片与先进传感器实验上。他曾领导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项目,并因此发表了16份同行评议的期刊论文并获得14项公开专利。此外,他还协助并领导了包括一项200万美元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新兴前沿研究和创新奖项(NSF EFRI)和20万美元的工业奖项在内的数项成功的资助计划。

研究方向:
先进纳米加工制造,仿生学微纳传感器,集成纳米技术的芯片分析
胡隽
个人介绍:
胡隽,浙江大学ZJU-UIUC联合学院助理教授,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入浙大之前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网络和环境优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分析和建模,网联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相关领域。发表论文和报告近40篇,SCI/SSCI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英国)6项(欧盟2项,英国4项),总经费约200多万英镑。

研究方向:
交通网络和环境优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分析和建模、交通管理和决策系统、网联自动驾驶、交通规划、智能交通系统
李宾宾
个人介绍:
李宾宾现为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助理教授,其于201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入职浙江大学之前,李宾宾曾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工作两年。 李教授致力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通过创新性的统计方法为工程结构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韧性的度量和优化提供解决方案,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贝叶斯系统辨识、结构动力分析与测试、不确定度量以及结构可靠度等。李教授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土木工程结构提供一个智能大脑,使之可以感知自身及外部信息并作出正确反应,特别是在地震、台风等极端荷载作用下。 李教授现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并为其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有兴趣加入李教授团队的硕士和本科生请发邮件至bbl@zju.edu.cn。同时,欢迎有相关经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加入团队,待遇从优。
研究方向:
结构动力学,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风险与不确定性, 贝叶斯统计
邵昉伟
个人介绍:
邵昉伟博士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后,于2002至2007年期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Jacquelien K. Barton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习。此后,她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马塞诸萨州总医院进行了博士后的研究。2010年,邵昉伟博士加入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获得南洋助理教授计划的支持,建立独立课题研究组,开展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学术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核酸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纳米材料
王伟烈
王伟烈博士是ZJUI副教授。王教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机械工程专业,并获得工程学士学位。他于2004年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于2015年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卡内基梅隆大学Jonathan Malen教授和 Alan McGaughey教授。本科时期他发明了一种用于药物研发实验的执行实验机器人,并获得了2002年的IES金质奖章和李光耀金质奖章。硕士期间,他加入了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并在生物系统和微流体领域工作。在那里他同时使用实验和模拟技术,研究了重点为有机与无机纳米结构材料的纳米级热转移。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他获得了数项学院及部门的相关奖项,包括斯泰纳布伦纳、诺斯罗-格鲁曼公司和布什内尔研究生奖学金。在加入ZJUI之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联合博士后研究员,正与其他化学家合作研究新型混合材料。
研究领域:纳米尺度传热、生物微机电系统、能源。
王高昂
个人介绍:
王高昂博士于2020年9月加入ZJUI成为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有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和视频处理,具体还包括多目标跟踪,姿态估计,深度学习网络,主动学习等。 王高昂博士2013年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本科学位,2015年于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信息处理实验室。之后他工作于旷视美国研究院和Wyze Labs,致力于多帧图像融合以及端云结合的深度学习网络研究。 王高昂博士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参加了英伟达组织的智慧城市挑战赛,多次在不同赛道中取得第一第二的名次。他在很多知名期刊以及国际会议的评审中担任审稿人角色,包括T-PAMI,T-MM,T-CSVT,IEEE Access,MMSP,IEEE SPL,ICME,ICASSP,T-II等。
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和视频处理
杨量景
个人介绍:
杨量景教授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于2014年获得了东京大学的工程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在生物医学精密工程实验室工作的奖学金。在加入ZJU-UIUC学院之前,他曾与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获得博士后项目奖学金。 杨量景教授的研究方向位于集中在生物医学应用上的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他在东京大学的3D超声引导下的内窥镜检查程序的图像映射项目研究成果同时在包括SAGES官方杂志外科内镜学在内的工程和医学期刊上发表。这项工作同时也得到了两个奖项的认可,即国际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2013年的青年研究员奖,以及2015年医学和生物学会IEEE -工程学的最佳论文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他开发了一种用于大型肝肿瘤的复合消融的机器人系统,这是一个在“外科和介入医疗设备”上的发表在ASME/IEEE的汇刊上有关机电一体化的特殊问题。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杨量景教授结合了他在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专长,开发了一个视觉导向的机器人微操作平台,该平台研究成果被发表在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期刊上。他拥有一项机器人手术训练系统的美国专利,这一进展在2011年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组织的挑战大赛上被命名为“生物医学应用领域的最佳创新”。

研究方向:
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显微镜下图像引导机械自动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