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和学术文献出版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 发布了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浙江大学以204人上榜,位列国内高校第二。其中,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李德纮、肖岩2位教授入选,体现了ZJUI相关领域科研成果获得国际同行一致认可,学术影响力逐步彰显。
据悉,此次上榜学者共计5216人, 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李德纮院士所属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此次仅58人入选,肖岩教授所属的土木工程学科107人入选。


入选学者

李德纮
李德纮,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院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新加坡工程院执行委员会委员、交通学部主任。于2021年加入浙江大学之前,李院士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暨环境工程学系终身长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务委员。他于2002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TR35”,名列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以及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根据谷歌学术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李德纮院士在海事运输领域排名第一,港口物流、公共交通、城市出行等领域排名第三,交通政策领域排名第五。李院士的研究集中于物流系统,海事运输系统,城市出行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交通规划与政策等。在大型集装箱港物流作业、城市轨道交通、高通达自主交通系统、高信度交通仿真等领域做出了高质量的学术贡献。

肖岩
肖岩教授是结构工程领域专家,于2018年6月加入ZJUI。他于1982年获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并分别于1986、1989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他曾任美国南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等职,现兼任南加州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研究教授。肖岩教授的研究包括工程结构的抗震与抗爆设计、加固;高性能材料及纤维增强塑料(FRP)的结构应用;结构实验方法;新型钢、木、竹组合结构和现代竹结构的开发与应用等。他发表过四百余技术出版物,包括一百五十多篇国际SCI期刊论文,其中许多论文具有开创性和重要影响力,获得了世界各地学者的高引用,2014年以来多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土木、结构工程”类榜单,本年度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为促进环境和生态友好,他近年来致力于发展现代竹结构。拥有多项专利和国际获奖的GluBam®技术。有关现代竹结构研究和应用被美国《科技进展》杂志评为2008年度最佳创新和2008年度科学家。2022年五月Taylor & Francis CRC Press出版的肖岩教授专著《Engineered Bamboo Structures》是国际上第一部现代工程竹结构专著。肖岩教授于2021年创建了浙江大学(宁海)生物质材料与碳中和建设联合研究中心,目前其团队正在从事多项开创性研究与工程实践。
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爱思唯尔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统计来源,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识别处于科研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并系统性展示其科研成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