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概览 / 详情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论坛
时间:17/07/2021 记者:张旖 摄影:张旖、张石磊、杨立超

 

1

 

7月16日,为进一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引领能源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强各相关领域学术交流, 由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以下简称“ZJUI”)联合承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论坛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以下简称“国际校区”)隆重举行。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特邀嘉宾,新能源重点企业负责人、行业技术精英等两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擘画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名誉院长邱爱慈,中共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等出席此次会议,ZJUI相关领域教师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论坛由开幕式、院士及专家学者主题演讲和分论坛三个环节组成。中共海宁市委常委、海宁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濮新达主持论坛开幕式,ZJUI副院长马皓教授主持主题演讲。

 

 

中共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在致辞中介绍了海宁市在能源布局上的先进做法、海宁的区域优势及海宁优越的营商环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李尔平向一众来宾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浙江大学和国际校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方面已迈出的铿锵步伐。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段军表示要抓住能源体制机制突破重要窗口期,搭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打造安全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邱爱慈作大会主题报告,从“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能源转型下弹性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等方面揭示了“双碳”目标下弹性电力系统发展的思考与路径。她指出,未来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将成为主要运行方式,亟需新技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在源、网、荷、储各个层面增强灵活性。她表示,弹性电力系统是保障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需凝聚多方力量,学科交叉汇聚,共同攻克难点,助推发展。

 

 

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韦巍在主题报告中,通过阐述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发展趋势和挑战、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布局、新能源电网与主体电网的对策。他指出,要加强新能源低碳调节,提升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要大力发展新颖储能技术,实现功率储能和容量储能技术的双突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从战略目标、发展形势、政策解读等角度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的新能源发展情况,指出要建立并网多元保障机制,扩展新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领域和场景。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启能源互联网新业态,依托系统性思维,实现多种能源协同和储能共享,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技术+机制”,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引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厚清从数字化角度阐述了能源数字经济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他强调,能源数字经济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推动力,应从“电力+算力推动基础设施融合”、“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业务升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据价值释放”、“能源数字产品推动市场融合发展”、“能源数字技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五个重点方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章剑作大会主题发言,介绍了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及嘉兴能源发展与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他指出,在双碳与能源“双控”大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达峰势在必行。嘉兴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通过鼓励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主题演讲后,“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理论研究与实践”、“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低碳路径”三个研讨分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学者通过深度交流,探讨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凝心聚力解决难题。

 

此次论坛由海宁市人民政府、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联合举办,由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