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早上八点半,我们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土木工程系的学生们集合在书院门前的大巴车上,开始了半天的自来水厂之旅。有人或许会问:“一个自来水厂有什么好看的?”起初我们中的许多人也抱着同样的想法,但是最终这次旅行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下车后,同学们受到了贯泾港水厂厂长的热烈欢迎,他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介绍起了贯泾港水厂。从他的话中我们得知,嘉兴现拥有2座深度处理净水工艺的水厂,日供水能力高达55万吨,我们参观的贯泾港水厂便是其中之一。贯泾港水厂在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并被列入国家“长江下游地区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与综合示范工程”。在国家城乡建设部中,我们可以发现“嘉兴模式”已成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示范基地。纵使是全国,其实也难以找到在技术管理上能与之相媲美的自来水厂。
但为何在浙江嘉兴,这个在浙江与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相比低调得多的城市,却能诞生出可以成为全国水厂学习楷模的自来水厂呢?原来嘉兴水源水质其实相对千岛湖等地区的水质来源要差得多,是属于四至五类水质的微污染水源。水资源的紧张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促使嘉兴人民对水资源的净化和管理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他们虚心向外国学习技术,购买设备,并对之加以本地化的改造和利用。最终在嘉兴人的努力下,嘉兴水质在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甚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短暂的介绍后,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厂长热情地带我们前往了水厂生产的每一个流程,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高端的工业设备和厂长生动的描述造就了一次“干货满满” 的旅途。在嘉兴,普通的水厂一般采用的是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而贯泾港水厂则大胆突破创新,引入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后置微絮凝强化砂滤新型组合工艺,有效降低了出水消毒副产物和微生物泄漏风险。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生物预处理工艺的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瞬间映入眼帘的是在池子中上下浮动的大量黑色小球,它们中填入了大量悬浮填料,在水池的一边,有一根粗壮的水管在不停地向水池通入压缩空气。这样使得悬浮填料在曝气时处于流化状态,不仅提高氧的利用率和传质效率,还通过填料对气、水分割,有利于均匀布水和布气,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停留时间。除此之外,水厂在旁边也同样采用了另外的网格状设计,效率更高,但是有滋生绿藻的缺陷,需要定期清理,水厂将两种方法混合使用,实事求是,灵活变通。
接着,则是强化常规工艺中的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这个工艺是贯泾港水厂的特色之一,设备由外国进口,而改进和本地化工作由水厂自己完成,该池占地面积小,絮凝沉淀时间短,可降低矾耗,更重要的是可不设浓缩池,沉淀池底部采用污泥浓缩刮泥,可自行排除污泥,大大节省了相关成本。
除了采用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在二期工程中,贯泾港水厂也采用了传统的平流沉淀池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几乎不需要人监管。这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保障了整个嘉兴地区自来水供应。
在深度处理工艺上,其核心就是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能高效去除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这有效促进水中有机物氧化降解,进一步降低臭氧氧化水中的剩余臭氧,提高出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活性炭颗粒表面生成生物膜或微生物群落,明显提高了活性炭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并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
碍于时间等因素,我们只能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水厂。贯泾港水厂可以说是我们当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它灵活地将传统方法与自动化信息化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发展过程中自由转变,针对本地进行适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水厂将这个精神放在心上,记在心里,积极利用前沿科技和新兴技术来造福人民社会,不愧为新时代中国基础建设的楷模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