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高处,热爱无垠
郑好与排球的缘分,始于高中时期的一场班级比赛。那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彻底被排球“圈粉”——那是她第一次真切握住排球,感受它在掌心的重量与弹性,也是第一次在奔跑、垫球、起跳的节奏里,体会到这项运动独有的热血与鲜活。凭借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她顺利入选了高中女子排球校队。从那以后,排球成了她课后生活的“主旋律”:无论学业多忙,她都雷打不动地每周参加训练——反复打磨接球姿势,对着墙壁练习传球力度,哪怕手臂练得发酸、球衣被汗水浸透,也从没想过放弃。曾经只是“觉得有趣”的兴趣,就在一次次奔跑、一次次突破里,慢慢沉淀成了深入心底的热爱。
排球看似简单,实则对技术与协调性要求极高。发、垫、传、拦虽是最基本的动作,却因上手难度大而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刚开始练习时,我常常因为上手发球力量不够而感到沮丧,手臂也常因高强度击球留下淤青。”她跟我们分享说。
尽管遇到不少困难,郑好却没被打倒。反而,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排球伙伴,总像 “战友” 一样陪着她并肩前行。“我们班不少同学都爱打排球,每天一起去外场训练的,也有一群固定的伙伴。” 她笑着回忆,“久而久之,在一次次传球、扣杀的磨合里,我们不光练熟了配合,也攒下了特别深的友谊。”之后的日子里,郑好跟着大家日复一日练技巧、练力量:从调整垫球的手势,到找准扣球的时机,每一点进步都藏在汗水里。球技慢慢提升的同时,她心里的成就感也一点点满了起来。“那种克服困难后,心里沉甸甸的满足感,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 她说,“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不再怕遇到难题,反而开始试着主动去接新的挑战。”
“现在想起来,排球给我的不止是快乐。”回忆起这段时光,郑好笑着说,“我特别享受在赛场上跃起扣球的感觉,也喜欢与队友默契配合的瞬间。另一方面,排球练习也是我缓解学业压力的‘法宝’,每次训练完,课堂上紧绷的神经都能彻底松下来,连做题思路都变清晰了。”
初入 ZJUI,郑好就把目光瞄准了更高的平台——浙江大学女子排球队。“在排球这条路上,我特别想多打些比赛,认识更优秀的队友,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进步。” 她语气坚定地说。

▲郑好(一排右二)与团队参加浙江大学“三好杯”女子排球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入学后不久的一次体育课上,郑好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现,吸引了浙江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的注意。没过多久,郑好就收到了校队的试训邀请。试训场上,她没有丝毫松懈,稳定输出的技术动作和面对高强度对抗时不服输的拼劲,让她成功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校队的 “入场券”。如今,郑好正代表ZJUI征战浙江大学 “三好杯” 女子排球赛。一路过关斩将后,球队已成功挺进八强,而她也在更广阔的赛场之上,稳稳延续着自己的排球梦想。
刚柔并济,文武双全
排球之外,郑好从小就对声乐藏着一份热情。“初中时我报名参加了每周的合唱兴趣课,后来顺利进了学校合唱团,当时唱的是第二声部,也就是女中音。” 她回忆道。
随着合唱训练的不断深入,郑好的声乐能力慢慢提升,也渐渐有了参与更重要演出和比赛的机会。初三那年,她所在的学校合唱队成功入围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还收到了去无锡大剧院参加决赛的邀请。可这样的重要比赛,难免要占用不少学习时间——一边是迫在眉睫的中考压力,一边是舍不得放下的声乐热爱,她一度陷入了两难的纠结。
反复权衡后,郑好还是决定扛起作为合唱团一员的责任,咬牙备战比赛。“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都特别难忘:白天在学校抓紧每分每秒补功课,晚上和课余时间就立刻投入合唱集体加练。” 这段一边赶学业、一边拼合唱的日子虽然辛苦,却给了她珍贵的成长:不仅让她深刻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还养成了提前规划的习惯,慢慢摸索出学习与兴趣的平衡之道。“初高中那几年,我每天都会写纸质计划,专门给兴趣留好固定时间。比如每天会利用午晚饭后的两段空余时间去打排球,每周五放学后则准时参加合唱团训练。”

▲郑好(一排右五)在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
刚踏入 ZJUI ,郑好就被选中担任浙江大学2025 级新生大合唱中ZJUI女高声部部长,承担起声部日常训练、与带训学长沟通协调等工作。从前期的声部合练到演出细节打磨,她尽心尽力,牵头统筹,在带训学长的全程指导下和ZJUI的同学们站上浙大的舞台 —— 不仅完整演唱了浙大校歌,还献上了自选曲目《追寻》。最终,在决赛舞台上,他们凭借默契的配合与清亮的歌声,斩获了全场最高分。
聊起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意义,郑好说:“对我而言,兴趣更像是生活里的‘锚点’—— 能稳稳托住我。学业遇到瓶颈时,反而是兴趣上的小进步,给了我挺大的底气。而且在学习里养成的那些好习惯,放到兴趣里也能用得上。不管是学习还是兴趣,想进步都得靠慢慢学、慢慢攒。”

▲郑好在高中毕业典礼演唱《Another day of sun》
勤思笃行,逐梦ZJUI
谈及选择 ZJUI,郑好说:“从高中开始,ZJUI 就是我心里的理想院校。高三的时候我来参观过校园,这里的全英文教学、跨学科交叉体系,还有国际化的学术氛围,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为了提前适应未来在 ZJUI 的学习节奏,高中时郑好主动报名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并成功入选。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她跟着做了不少基础研究项目 —— 不仅亲身体验了研究的全流程,也跟着学会了规范的实验方法。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初步培养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更是帮助她提前明确了未来想学习和钻研的专业领域。“其实高中时我就对物理挺感兴趣的,” 郑好补充道,“再加上后来我留意到,前沿技术对电气领域的研究需求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后,我最终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谈到刚开启的大学学习生活,郑好坦言:“高中的时候,每天的时间基本都被固定课表填满了,很少有时间能自己安排。但到了大学,课后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这种‘能自己掌控节奏’的感觉,让我特别想好好规划我的大学生活。”不仅如此,她有一个更具体的 “小目标”:“我想先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同时也希望在大一尽快找机会,跟着学院优秀的教授们参与研究项目——把课本里的理论真正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能在众多细分领域里慢慢摸索,搞清楚自己到底对哪个方向更感兴趣,这样一来,未来的研究方向自然就能更明确了。”
愿未来四年,郑好既能在专业领域扎稳根基,也能在兴趣世界里继续拓宽边界,把大学里每一段能自主支配的时间,都用在看得见的成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