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概览 / 详情
喜报 | ZJUI学子荣获TI杯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
时间:05/09/2025 记者:王楚希 摄影:受访者提供

近日,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作品评审工作圆满结束。本届竞赛本科组共推荐全国评奖89个,省一等奖27个、省二等奖131个、省三等奖223个。其中来自ZJUI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池冠漳、2024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李响、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顾铭之组成队伍斩获全国二等奖。

 

由池冠漳、李响、顾铭之组成的团队选择了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自行瞄准装置(E题)赛题。该题目要求参赛者基于TI MSPM0微控制器,设计一款集成激光瞄准模块的自动循迹小车。

 

在比赛中,团队聚焦嵌入式控制、传感器融合、运动控制与实时算法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小车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准度。借助“智能硬件 + 实时控制”的创新设计,小车不仅能完成精准的静态瞄准,还能在行驶过程中实现连续射击,甚至利用激光笔绘制出特定的光轨图案,充分展示了系统的智能化与实际应用潜力。凭借卓越的创新设计与优异的比赛表现,池冠漳、李响和顾铭之团队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

 

团队成员坦言,比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小车的测试运行中,我们发现视觉模块所依赖的 OpenMV 函数库在复杂光照环境和视角变化下识别率显著下降,定位结果出现明显抖动等问题。”

 

“”

▲ 惯导视觉二维云台调试

 

得益于ZJUI“计算机系统与编程(ECE 220)” 课程中所掌握的编程、数据结构、内存管理等知识,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训练,团队成员们迅速展开协作,精准定位关键问题。他们运用课上学到的指针操作与动态内存分配等知识,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现了更复杂的算法,并在 ROI 设定、候选轮廓筛选和数字滤波等环节进行工程优化,从而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

 

在硬件方面,团队还遭遇了整车动力不足和车体组装后高度超标的难题。“当时我们借助了‘模拟信号处理(ECE 210)’课程中关于电路分析与系统建模的知识来寻找突破口。”通过分析电机驱动电路特性,他们为小车临时更换了更大功率的电机,并自行设计与加工连接件,将车身高度调节至合规范围,在满足比赛规范的同时,增强了机械结构的稳定性。

 

“”

▲ 小车循迹运行

 

回顾比赛过程,团队成员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不仅掌握了TI MSPM0的中断调试技巧、在嵌入式平台上优化使用OpenCV等知识,还积累了电机选型、机械加工、系统集成的项目管理经验。这是一次融合多课程知识的实践,从‘电子学导论(ECE 110)’的电路基础与动手实践,到‘计算机编程导论(ECE 120)’的计算机系统底层逻辑,再到‘模拟信号处理(ECE 210)’的模拟电路与系统分析,以及‘计算机系统与编程(ECE 220)’的编程与算法,正是ZJUI的学科交叉培养体系,使我们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与信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