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概览 / 详情
榜样的力量 | 如何狂揽10所世界名校offer?ZJUI学子带你经验大揭秘!
时间:30/04/2024 记者:李玥、俞梦悦 摄影:受访者提供

图片

叶千禾

Ye Qianhe


 

-ZJUI 2024届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

 

-申请季囊获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10个世界名校offer


 

-在校期间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The Dean’s Lis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等多项荣誉


 

-她勤奋好学,笃怀求知之志


 

-她积极探索,激发科研潜能

 


 

如何获得10个世界名校的青睐?

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何全方位地探索自我?

 


 

让我们一起解锁叶千禾的“进阶”之路吧!

 

 

 

01 扎根机械,进而有为


 

ZJUI的四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成长的过程,角色的迅速转换、充实的课程安排和全英文教学等都对初入ZJUI的叶千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回首这四年,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且独特的学习环境,因此,找到自己的前进节奏,并对学业做出提前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叶千禾分享道。这也是她在面对迷茫、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定力、借生动力的秘诀。四年里,她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跨学科交叉平台、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暑研等科研实践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训练工程思维,解决工程问题。同时,她经常性主动与教授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相互碰撞思维火花,拓展科学视野,也在此过程中她更加坚定了对机械专业的热爱。目前,叶千禾正有条不紊地与同学们推进毕业设计(Senior Design)项目,得益于ZJUI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项目都需与其他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学院以跨学科合作为理念的毕业设计课程需要我们将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其他专业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最后创造出软硬兼有的实物。这不仅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展示创新创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 叶千禾说道。

 

 

图片

▲ 叶千禾在实验室准备毕业设计项目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ZJUI优越的跨学科创新交叉教育与研究平台不仅使我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诚如叶千禾所说,ZJUI“以人为本、交叉创新”的育人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注重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潜力,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叶千禾凭借步履不停的探索和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斩获了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10所世界名校的offer,为四年的学习生涯交上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她即将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项目。

 

 

02 自我驱动,探索不息

 

叶千禾深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她积极探索机械工程专业中不同的研究方向,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她曾跟随ZJUI研究员、助理教授谭述润老师开展3D打印技术随机介质散射特性研究。期间,千禾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案例。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她感受到了在未知领域探索的快乐,也克服了作为新手面临的种种难题,成功开始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消声室设计等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实验,将 3D 打印件的 RCS 值与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理论值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三维建模设计软件( Solid Works )设计和制造导轨平台,以满足更多可能的测量状态。

 

在UIUC交流学习期间,叶千禾加入了UIUC医疗工程系统中心(Health Care Engineering Systems Center)的暑期实习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工程师、临床医生和社会科学家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来改善全民医疗保健水平。初入项目的她,在研究过程中遭遇过许多难题,但她不曾放弃,与老师和团队成员积极探讨,反复回顾自己的决策和方法,排查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并通过与同伴一起头脑风暴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挑战和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敢于面对,就能一步步解决问题;同时,我也觉得非常幸运能够在科研的路上结识许多帮助和支持我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不断突破自我,达到研究上的新高度。”叶千禾说道。最终,她与项目成员一起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数字孪生和CAD建模等先进技术的微型工具与组织交互的机械装置,并以学生二作的身份在2024年度建模与仿真大会(ANNSIM 2024)上发表论文“Digital-Twin for Surgical Tool-Tissue Interaction: Systems Perspective”。

 

 

图片

▲ 叶千禾与UIUC暑期实习项目成员合影

 

 

图片

▲ "Digital-Twin for Surgical Tool-Tissue Interaction: Systems Perspective"文中的数字孪生系统图表

 

 

探索科研之路虽然充满激情,但是也遍布挫折与挑战。在这个过程如何调整心态、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叶千禾有自己的小方法。在繁忙的课业之余,她喜欢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来放松自己。“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开拓我的眼界,带我了解专业领域之外的世界;同时,我也能从中放飞思绪,舒缓疲惫,从而更加高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 除此之外,叶千禾也钟爱运动,经常通过跑步来强健体魄和释放学习压力。大一时,她曾在校运会上获得女子100m栏第二名的好成绩。

 

03 师者如炬,指引前路

 

回望过往的科研时光,叶千禾无比感激自己在科研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她说自己从未“独行”,也从不“随众”。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逐渐得心应手,叶千禾把这一切归功于朋辈导师的引领和支持。“四年间,我在星星点点的反馈中探寻科研的兴趣,在日积月累的吸收中完善科研思维,是一路伴我同行的导师和伙伴让我能够沉潜心志、打磨功底。”千禾跟我们说道。“我很幸运在我刚踏上科研这条路时就遇到了一位神仙导师-ZJUI助理教授谭述润老师,是谭老师的专业启蒙和悉心指导让我的科研之路走得更加坚定而有意义。”在科研过程中,谭老师给予她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让她能够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并鼓励她用心去感悟理论知识背后的实质;在遇到困难时,谭老师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困惑,与她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在外交流学习期间,千禾与UIUC医疗工程系统中心研究员Inki Kim也有着一段难忘的际遇。在项目实习中,Inki Kim研究员会定期开展组会,与千禾及组员们共同探讨学术难题,引导他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相互激发学术灵感。在项目实习外,Inki Kim研究员也会像朋友一样和组员们聊起生活日常、未来规划等,积极为大家提供生活和事业上的建议。项目结束之后,Inki Kim研究员依然热心为千禾未来研究方向和深造选择提供指导。“不论学术上还是生活中,Inki Kim研究员亦师亦友,总是抱着支持鼓励的态度对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给了我持续前进的力量。”千禾跟我们分享说。

 

“千禾有着很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在我指导的暑研项目中,千禾几乎是从‘零’出发,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她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消声室设计进行实验,并一丝不苟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并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千禾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新意识,我觉得这是令人钦佩的。”谭述润老师这样评价道。

 

科研不是一个人跨过山海寻找真知,而是需要有良师益友相携相伴。四年来,ZJUI“朋辈互促”的氛围和教学相长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叶千禾,使她在科研征途中四年如一日地虚怀前行,上下求索 。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1.悦纳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每个人都有状态欠佳的时候,这是难免的,也没有必要对此感到过度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也不必过分羡慕他人的成功,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才能不断充实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2.多和教授交流,大胆抓住机会。ZJUI的教授们都非常乐于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学生,所以在联系教授时不用有心理负担,而是应该尽自己所能争取能够做学问的机会,跳出舒适圈,成就更好的自我。

 

 

图片

 

四年求知路

她以当仁不让的勇气,

展现着青春的风采

以锲而不舍的毅力,

探索着无限的可能


 

前路漫漫亦灿灿

祝愿叶千禾在今后的人生中

行稳致远,一路生花!

 

 

一起为ZJUIers加油!

 

回到顶部